美国马里兰号:战列舰,灰色,16英寸火炮,科罗拉多级的一员

美国马里兰号:战列舰,灰色,16英寸火炮,科罗拉多级的一员
页面内容

20世纪30年代舰队的骄傲:美国马里兰号和科罗拉多级战列舰

马里兰号和她的两个姐妹舰科罗拉多号和西弗吉尼亚号在整个20世纪30年代都是美国海军实力的巅峰。由于所施加的限制《华盛顿海军条约》这三艘科罗拉多级战列舰是美国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建造的最后一艘该类型的战列舰。这些战列舰,尤其是“马里兰”号,在太平洋战争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配备了8门16英寸舰炮和4个双炮塔。

马里兰被设计成由类似的处理和武装战列舰组成的火力线的一部分。在评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斗舰队的表现后,美国海军决定建立一支能够作为一个大型、有凝聚力的单位作战的部队。历史上的海军上将经常被迫将他们的指挥分为快慢翼,因为他们所拥有的船只的速度不同,但仍然在交火中协调他们的冲锋。可以想象,当直径超过一英尺的爆炸炮弹落在周围时,试图协调任何事情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此,美国决定避免这个问题,简单地设计所有在20世纪20年代建造的战列舰。

在20世纪30年代军舰生产缩减之前完成的那些战舰中,科罗拉多级是这一理想的最后也是最好的表现。装备着久经考验的主炮系统,并吸取了以前所有战列舰的经验教训,他们是舰队的骄傲,被认为可以与任何其他海军匹敌。在这三艘航母中,马里兰号注定是最有名的。

美国海军马里兰号:独一无二的战舰?

事实上,由于她在二战期间的独特外观和她在舰队中的声誉,“马里兰”号,甚至是姐妹舰,有时可能被错误地称为“马里兰”级战列舰。虽然这不是她们的官方名称,马里兰本人的设计也与她的姐妹们没有什么不同,但她一生中简单的需要决定了她相对于她的姐妹们略有不同的升级路径。

建造之初,“马里兰”号体现了一战后战列舰设计的思想。她的主要武器是由16英寸的大型火炮(比大多数装备的武器更大)组成欧洲的战舰),船体或上层建筑的任何关键功能区域都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她大量装备了少量的5英寸二级炮,用于抵御鱼雷艇和驱逐舰,或者在战斗中向大型船只的保护较弱的部分投掷中型炮弹来骚扰它们。

“马里兰”号的建造重量超过3.2万吨,最高航速可达21节,无需加油即可巡航数千英里。它有600多英尺长,近100英尺宽,至少需要31英尺深才能避免接地。“马里兰”号由大约一千名水手组成,是一艘集火力、机动性和保护能力于一体的优秀战舰,旨在在该地区发生冲突的早期与西太平洋的日本海军交战。

当然,这种配置并没有持续到她的整个职业生涯。虽然在1921年服役时是一艘高度现代化的战舰,但在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她的许多部件都过时了,而影响她设计的重要假设也无可救药地过时了。特别是,她的防空武器严重不足,无法应对整个20世纪30年代不断发展的空中威胁。对她的生存构成最大威胁的是日本的飞机,而不是战列舰。

马里兰号和珍珠港

1941年12月7日上午,在珍珠港的美国海军锚地,马里兰州是八艘战列舰中的一艘,它们都是战列舰灰色的迷彩。这场罢工将会持续很长时间建造航母作为海洋女王,更不用说把美国的战前计划抛到一边,美国太平洋舰队瘫痪,停靠在珍珠港的每艘战舰都被损坏或击沉。

300多架配备鱼雷和炸弹的舰载机撕裂了美国海军的骄傲,在这一天结束之前,亚利桑那号航母的弹夹被炸弹炸毁,俄克拉荷马号航母遭受了多次鱼雷命中,将其倾覆,加州号沉没,内华达号搁浅以避免沉没,马里兰的姐妹舰西弗吉尼亚号也被送往海底。

“马里兰”号本身受到了相对较小的损害,她受益于被绑在俄克拉荷马号的内侧,这使她免受鱼雷的袭击。她的防空炮台,就像他们一样,很快就投入了行动,她帮助击落了那天被摧毁的少数几架日本飞机。但是,尽管她受到了很好的鱼雷保护,两枚炸弹击中了她,并对她的上层建筑造成了严重破坏。良好的损害控制使她继续战斗,在袭击发生后,她是能够派遣损害控制小组协助其他受损船只的船只之一。

珍珠港的惨败确实给马里兰带来了好处。由于损坏严重,她需要在装备齐全的海军造船厂进行几个月的修理,与亚利桑那号、俄克拉何马号甚至她的姐妹号西弗吉尼亚号相比,她相对毫发无损。尽管后者最终从珍珠港的海底被打捞上来,被匆忙修补,并送往西雅图进行重建,但直到1944年年中她才重新服役。相比之下,“马里兰”号在1942年3月重新投入使用——即使它已经进行了重大改装,以更好地应对太平洋舰队的需求。

马里兰号的战争记录

她的部分重建为她被错误地归类为马里兰级战列舰提供了最好的例子:在她的修复和更新之后,她有效地成为了她自己的一个级别。珍珠港事件后,马里兰再也不像她的姐妹了。战争爆发时,科罗拉多州正在进行翻修,但由于当时美国海军的迫切需要,翻修工作被迫中断。在她呆在美国的两年时间里,西弗吉尼亚几乎完全重建,最终比她原来的姐妹舰更像其他阶级的战舰。

但马里兰在院子里的三个月足以让她比科罗拉多进行更广泛的修改,而比西弗吉尼亚少。她增加了40毫米和20毫米自动加农炮的防空武器,用双用途炮塔取代了她的5英寸炮的旧炮台式支架,类似于即将安装在新驱逐舰上的那种。她的上层建筑被改变了,她的战列舰的灰色配色也被改变了,以反映太平洋战争中战斗的普遍情况——在战斗中,她更频繁地躲避飞机的攻击,而不是敌人战列舰的猛烈射击。

她很快就作为航母的后备力量投入工作,在中途岛战役中待命,如果在史诗般的航母战斗中情况糟糕,她将为守住岛屿做最后的努力。然而,在对塔拉瓦、帕劳、菲律宾和冲绳的血腥入侵中,她作为浮动火炮支援平台做出了最大的贡献。在这些交战过程中,她经历了炸弹袭击,并被一枚空中鱼雷撕裂了船头。作为一艘海岸轰击舰,她为美国海军陆战队和陆军人员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火力掩护,他们试图在日本占领的关键岛屿上向内陆进军。

此外,“马里兰”号战列舰也是出席此次阅兵的战列舰之一莱特湾战役她还为其他负责保护运输工具的战列舰配备了火力,这些运输工具当时正从船上卸下人员和设备,准备夺回菲律宾。由两艘战列舰率领的日本海军强行进入苏里高海峡,希望摧毁这些运输工具,在那里遇到了由六艘战列舰组成的美国战线——其中五艘在珍珠港受损。在历史上最后一次战列舰大战中,他们一起对日本人造成了毁灭性的失败。

到战争结束时,马里兰号已经过时,并结束了她在太平洋上运送美国人员回家的职业生涯。在遣返了大约8000名这些人员后不到两年,马里兰州就受到了打击,并被拆散为废金属。

图片

参考文献

  • 乔治·苏利文:《珍珠港被轰炸的那一天》,1991年学术出版社
  • 罗伯特·斯特恩:美国战列舰在战,第1部分,1980中队/信号出版社
  • 所有图片由美国海军提供,通过维基共享资源访问
  • 简斯二战战舰,1946年简斯出版公司,1994年再版
  • 亚瑟·齐奇,《旭日东升》,1977年时代生活图书